- 带炮的男孩名字大全
- 带炮的女孩名字大全
炮字取名的解释
基本字义
páo ㄆㄠˊ- 烧:~炙。~烙(luò)。~制。
英汉互译
big gun cannon方言集汇
- 粤语:baau1paau3
- 客家话:pau5pau5pau2pau5pau5pau3pau5pau5pau2pau2
- pau5pau4pau5
- 潮州话:pao5(phâu)pao3(phàu)
详细解释
- 炮 bāo
〈动〉
- 一种烹调方法
- 用锅等在旺火上急炒 。如:炮羊肉
- 中药制法之一。把药物放在高温铁锅里急炒,使其焦黄爆裂。如:炮姜
-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 。如:湿衣服搁在热炕上,一会儿就炮干了
- 另见 páo;pào
词性变化
- 炮 páo
〈动〉
- 通“咆”。吼叫,咆哮
- 女炰烋于中国,敛怨以为德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荡》注:“炰烋,《说文》引作咆哮。”
- 另见 bāo;pào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巳集中》《火字部》 ·炮 ·康熙笔画:9 ·部外笔画:5
- 《唐韵》薄交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蒲交切,音庖。同炰。《说文》毛炙肉也。《广韵》一曰裹物烧也。《诗·小雅》炮之燔之。《传》毛曰炮。加火曰燔。《疏》此述庶人之礼,当是合毛而炮之。《礼·内则》炮取豚若将。《注》炮者,以涂烧之爲名也。《礼运》以炮以燔。《注》炮裹之也。《周礼·地官·封人》毛炮之豚。《注》爓去其毛而炮之,以备八珍。◎按注疏,合毛,去毛总曰炮。广韵止训合毛炙物,义犹未全。 又《周礼·春官·大祝》九祭,三曰炮祭。《注》炮祭,燔柴也。 又《周礼·秋官·壷涿氏》掌除水虫,以炮土之鼓敺之。《注》炮土之鼓,瓦鼓也。 又与庖通。《前汉·律历志》炮牺氏之王天下也。《师古注》炮,与庖同。 又《集韵》披敎切,音炮。灼也。《齐民要术》蒸缹法有胡炮肉。《注》炮,普敎反。 又叶蒲侯切。《诗·小雅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醻之。*考证:〔《齐民要术》蒸缹法有胡炮肉。《注》炮,着敎反。〕 谨照原文着敎反改普敎反。
说文解字
- 《卷十》《火部》 ·炮
- 毛炙肉也。从火包声。薄交切
- 清代段玉裁『说文解字注』
- 毛炙肉也。炙肉者、贯之加於火。毛炙肉、谓肉不去毛炙之也。瓠叶传曰。毛曰炮。加火曰燔。閟宫传曰。毛炰豚也。周礼封人。毛炰之豚。郑注。毛炮豚者、爓去其毛而炮之。内则注曰。炮者、以涂烧之爲名也。礼运注曰。炮、裹烧之也。按裹烧之卽内则之涂烧。郑意诗礼言毛炮者、毛谓燎毛。炮谓裹烧。毛公则谓连毛烧之曰炮。爲许所本。六月、韩奕皆曰炰鼈。笺云。炰、以火孰之也。鼈无毛而亦曰炰。则毛与炮二事。郑说爲长矣。炰与缹皆炮之或体也。韩奕之炰徐仙民音甫九反。大射篇注炮鼈或作缹、或作��。是知炰缹爲古今字。通俗文曰。燥煑曰缹。燥煑谓不过濡也。裹烧曰炮。燥煑亦曰炮。汉人燥煑多用缹字。缶声包声古音同在三部。从火。包声。薄交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炮字取名相关文章
-
炮
基本字义 páo ㄆㄠˊ 烧:~炙。~烙(luò)。~制。 英汉互译 big gun cannon 方言集汇 粤语:baau1paau3 客家话:pau5pau5pau2pau5pau5pau3pau5pau5pau2pau2 pau5pau4pau5 潮州...